云计算、云服务、云应用,现在“云”已经成为了IT界的朋友们经常谈论的热词。然而,云到底能够为我们做什么呢?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希望只看到漂浮在天空上的“云”,而是希望“云应用”能够真正脚踏实地,在自己的生活中起到帮助。
电脑在家庭中更多的扮演着媒体中心的角色,看电影、上网、玩游戏这些应用家庭电脑的主要责任。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已经不只拥有一台电脑,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这些设备充斥在你的客厅、卧室或者洗手间中。设备越来越多,用户对它们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刚开始,这些设备都是相对独立的,各司其职。你会用笔记本上网聊天,用一体电脑看电影,用平板电脑刷微博,然而其实这些产品的功能是互相交叉的,每一个设备也许都可以独立完成以上全部操作,而资源的互通则成为了关键。
现在大家对于电脑要求已经不再是配置高、速度快这么简单了,更多的人希望电脑更具功能性和更加聪明。也许很多朋友对未来的电脑进行过畅想,比如它能够读懂你的心情,知道你在想什么等等。虽然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如此智能,但是我们也在看到它的不断进步。
平板电脑虽然便携,但是存储空间相对较小,存储一两部高清影片就没地方了,而一体电脑性能强,存储空间大,但是又不能随便带着走。也许你在一体电脑上看的韩剧,睡觉前躺在床上还想看两集;也许你用平板电脑在外面拍的照片,回家后想快速放到一体电脑中观看,这些需求催生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家庭云”。
通过网络让家中电脑设备中的所有资源实现互相共享,这就是“家庭云”概念的出发点。目前包括苹果、联想、宏碁等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家庭云应用,他们把一体电脑定义为计算中心,然后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笔记本这些产品共同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设备群组。可以说这种共享式的应用方式是未来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现在很多PC厂商都在为此不断努力着。
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显示器这些与视觉体验有关的行业,在屏幕分辨率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1080p手机、2560p平板电脑,4K电视。相比于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电脑,一体电脑所面临的视觉挑战更加严峻,一台20多英寸的电脑在分辨率上连一款10英寸平板电脑都不及的话,真是有点说不过去。
以前我们谈到电脑瓶颈的时候,总会考虑到处理器、显卡、硬盘、内存。
而如今,硬件平台的性能已经呈现出了“过剩”的现象,除了极少数应用会给目前最高配置带来挑战之外,
其余应用都能够被不同档位的硬件平台所轻松解决。可见,传统的硬件已经不是电脑的瓶颈所在。
其实年初举办的CES2013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如果仔细回想的话,CES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4K。4K电视、4K平板的出现使得视觉体验提升了不只一个档次,虽说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还是看得见摸不着,但其透露出的一个信号就是——视觉体验的提升正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
反观我们的电脑行业,在视觉体验上可以说是不思进取,除了少数高端产品之外,流通于主流市场的产品大都还是1366×768分辨率,同时再加上原本素质就惨不忍睹的TN面板,电脑产品的视觉体验不得不通过扩展外接显示器的途径来提升,这对于用户而言,无疑增加了更大的成本。
不过,相比于笔记本电脑以及台式电脑,一体电脑所面临的视觉挑战更加严峻,一台20多英寸的电脑在分辨率上连一款10英寸平板电脑都不及的话,真是有点说不过去。因此,整个电脑行业里,最需要在视觉方面有所提升的产品,就是一体电脑。这也关系到一体电脑在未来家庭娱乐终端里能否担当重任。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为一位普通消费者对于现在的电脑,特别是对于如今逐渐成为主流的一体台式电脑的看法和理解。笔者在此组织一次用户调查,来了解消费者在选择电脑时的真是想法和电脑的使用习惯。为今后一体电脑能够更加贴合用户而创新和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无论是“后PC时代”还是“PC+时代”,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微软和苹果来说只是文字上的小游戏罢了。而设备的“移动化”与“云存储”的应用,才是两种概念的真正核心。面对差异性逐渐缩减的终端设备,“PC+”与“后PC”时代都指出任何一款设备都不会成为数字生活的中心,真正的数字中心只有“云”。盖茨认为“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应该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存储信息并进行操作”,而乔布斯曾在WWDC2011介绍iCloud时说“将来数字生活的中心将转移到‘云’上面”。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的一样,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再缩小,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冰箱、Google glass、iWatch,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智能设备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而作为消费者,作为电脑用户的我们,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拥有辉煌成就的计算机,似乎并没有眼前的产品更具吸引力。对于一位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加关心的,则是现在的电脑如何,现在的电脑如何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如何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变得更好。
再回到一体台式电脑,笔者认为未来的电脑也不再是电脑,电脑的概念逐渐变得模糊,电脑或许会以另外的一个方式存在于生活之中,并成为“智能”的一小部分。作为一位普通消费者,对于科技产品的创新,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但对于产品的消费,我们占有主动权,正视自己的理性消费,会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产品。而好的产品,即使售价再高,也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最后我想在此时重温乔布斯的一句话:产品而非利润,是动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