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件加强使新iMac极具性价比
2012年10月24日凌晨1点,苹果在美国圣何塞加州剧院发布了全新款iMac,5mm纤薄机身边缘设计引人注目。
不得不说,在新款iMac发布之前,没有获得多少关注,毕竟ipad mini、新MacBook才是那次发布会的重点,但是苹果的发布会从来不乏惊喜,本以为全新iMac只是硬件方面的升级,但是苹果为我们带来的,确实一款边缘只有5mm的超薄一体电脑,虽然其整体外观与老款iMac没有多大区别,但是5mm机身确实令人赞叹。
27英寸新iMac性能探秘
一体电脑与笔记本电脑一样,十分注重机体的散热情况,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产品为了减轻散热系统压力,转而采用了功耗更低的移动平台,同时在独立显卡搭载方面,也并不会选择性能强劲的显卡,毕竟一方面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在散热方面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而新款iMac则背道而行,不仅在机体方面依旧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同时还做的更加纤薄,而在硬件配置方面不降反升,以酷睿i5处理器、GT 640M/650M独显起步,高配版则搭载了GT 675MX/GT 680MX独显,可以说是目前性能表现最为全面的一体电脑,没有之一。
此外,新品售价方面也很出乎意料,我们对于苹果产品的价格一贯都会标上昂贵的标签,但是新款iMac在万元区间却做出了同价位产品所无法匹敌的高性价比,这一点着实令人意外。因此,目前万元级最具性价比的一体电脑非新款iMac莫属。
那么,新款iMac在整体性能表现上究竟怎样?实际应用表现与老款iMac相比又有哪些提升呢?本篇文章将通过软件测试数据,为您揭开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2新款iMac综合性能提升幅度有多大?
·新款iMac综合性能提升幅度有多大?
由于苹果系统的特殊性,因此本次测试几乎没有使用普通Windows平台下的测试标准,而测试数据主要来源于Speedmark 8这款苹果系统专用的测试软件。
也许有很多朋友不太清楚这款测试软件,那么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款软件究竟是干什么的。Speedmark是Macworld实验室模拟真实应用环境开发的一个测试套件,主要目的就是测试新发布的基于苹果系统的电脑产品,版本一般来说与Mac OS X保持同步。
其测试项目非常丰富,但主要是依托于苹果系统的实际应用得出相应数据,比如会进行文件复制、解压缩等测试,比如会进行iMove、iPhoto相关测试,比如还会利用itunes来测试音频格式的转换速度等等,从这些实际应用中给出综合性的评定。其实相对于某些软件单纯的给出一些分数而言,这种基于实际应用得出的测试结果更为可靠。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新款27英寸iMac的测试情况。同时也加入了与老款苹果产品的对比数据,以帮助大家有参照性的了解新iMac的实际性能表现究竟怎样?
·SpeedMark 8综合测试对比
在具体项目测试之前,我们首先来看看新老iMac的综合性能对比,使用的测试软件就是Speed Mark 8。新款27英寸主要的三款产品配置了酷睿i5 2.9GHz处理器、酷睿i5 3.2GHz处理器和酷睿i7 3.4GHz处理器,从三者综合得分来看,都要比老款iMac提升至少20%以上,实际使用感受还是能够比较明显的感觉到性能变化的。
新老27英寸iMac SpeedMark 8测试对比(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由于Speed Mark 8是对综合性能的整体评估,所以我们看到,即便配置了3.2GHz主频处理器,但是由于2.9GHz主频版机型的其它硬件表现要好一些,所以最终的测试成绩也高出14分,不过即便如此,相信在实际使用时,这高出的14分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十分明显的感受。
·文件复制、打包、解压缩性能测试对比
了解了综合性能表现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细致的测试内容。Speed Mark 8的优势在于一款软件可以对苹果电脑的各项应用表现给出性能评估,这就可以使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个单项应用的实际表现差异。
首先,我们来看看新老iMac复制2GB文件速度对比,既然是比复制速度,那就是比时间,数值上肯定是越小越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测试结果:
从测试结果来看,酷睿i7 3.4GHz版本的iMac以绝对优势胜出,主要原因并非其配置了酷睿i7处理器,而是在硬盘方面采用了Fusion Drive方案,从而使其在文件复制速度方面处于绝对领先,而酷睿i5 3.2GHz版本的表现则差强人意,与老款iMac相差不大,甚至比老款3.1GHz版本iMac要慢一些。当然,这种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新老iMac在文件打包与解压缩方面的速度对比:
从测试情况来看,酷睿i7 3.4GHz版本新iMac无疑是胜者,同时,其它两款新品也在这方面的表现上要由于老款iMac,这是因为除了在硬件方面有所提升之外,新产品所搭载的系统、软件优化更加优秀,从而使这方面的实际应用表现得到明显提升。
3显卡性能怎样实际应用能否令人满意?
·显卡性能怎样实际应用能否令人满意?
2011年推出的iMac产品大都配置了AMD显卡,而2012年苹果做出了一些变化,在1999美元iMac上配置了1GB GDDR5显存的Nvidia GeForce GTX 675MX独立显卡,而在1799美元版本上则使用了拥有 512MB GDDR5显存的Nvidia GeForce GTX 660M独立显卡。
·新老iMac显卡性能对比
接下来,我们看看Protal 2这款软件对新老iMac显卡性能给出了怎样的评分:
新老iMac显卡性能对比(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从测试数据来看,新产品显卡性能提升明显,同时不要忘记的是,新款iMac在机体设计方面令人耳目一新,边缘5mm的超薄设计使其成为时下机身边缘最为纤薄的一体电脑,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款iMac不仅没有在显卡性能方面缩水,反而是在原有基础上搭配了性能更加卓越的Nvidia 600M系列中高端独显,这种工艺与性能的融合令人赞叹。
·其它主要应用对比
最后,我们来看看新款iMac与老款iMac在一些日常应用方面的性能对比。这里包括iPhoto导入速度对比、iTunes音频编码速度对比以及iMovie存档导入速度的对比。通过三张表格我们来仔细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从三张表格可以看出,新款iMac由于采用了规格更高的硬件配置,因此在视频处理、音频处理、文件导入速度上都明显优于老款iMac,同时我们从酷睿i7 Fusion Drive硬盘版本的iMac可以看出,硬盘依旧是电脑性能的瓶颈所在,而固态硬盘则是突破这一瓶颈的一剂良方,因此,与其追求更高的主频、更大的内存,倒不如在硬盘上为自己搭配一块儿固态硬盘,这样的话,整体体验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4附文:新款iMac外观设计回顾
2012年10月,我们对新款iMac进行了外观评测,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引用之前的评测文章,再来回顾一下新款iMac令人惊艳的边缘5mm设计。
全新iMac首发产品共有两个尺寸的机型,大尺寸为27英寸,小尺寸为21.5英寸,而中国用户可能更加青睐的23英寸却并没有涉及。不过这两个尺寸也是目前一体电脑产品最为主流的两个尺寸,27英寸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而21.5英寸产品则更加强调性价比,也更适合企业级用户使用,毕竟27英寸产品如果近距离观看时间较长的话,有些用户会感到不适。
全新iMac拥有27英寸与21.5英寸两种产品(图片来自瘾科技)
一直以来,iMac一体电脑除了在家庭用户中倍受青睐之外,企业级用户也是其主要用户群体。同时,我们在一些电影、电视剧中,也都能够看到iMac的身影,可见iMac所具备的气质是普通一体电脑所无法比拟的。而全新iMac在老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时尚化的设计,或者可以说,全新iMac在整体气质上更加突出,更能够让人有一见钟情的感觉。
那么这种气质是如何修炼出来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纵观苹果所有电脑设备,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简约。而苹果也成功的把这种简约理念灌输给了整个行业,这种简约看似简单,但背后确是苹果工程师对于材料特性的精准把握,铝制外壳天生的素雅给了iMac简约的气质,而磨砂质感则让这种气质凸显出来,任何被称为先进的打磨工艺在这一刻变得黯然失色。
显示屏下方的苹果标志恰到好处的为整体设计进行点缀,从而让这种素雅更有整体感。
“薄如蝉翼”是笔者见到全新iMac的第一印象,5毫米的机身边缘冠绝全场,“纤薄”的定义被完美诠释,当然,在机体中部的位置并没有如此纤薄,毕竟还有很多硬件需要排布。而限于没有拿到真机的关系,我们也在这里留下几个疑问,等到拿到实际产品时,再进行解答。
其一:机身背部中央最厚处是多少?
其二:搭载独显的机器,其散热效率究竟怎样?实际感受是不是很热?毕竟铝的导热性还是不错的。
其三:全新iMac如何拆解?用户能否方便的进行硬件更换和升级?是从显示屏拆起吗?
全新iMac机身背部正中位置依然是标志性的苹果LOGO,我们从图片中无法辨认其实际的颜色,但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黑色亮面材质打造,镶嵌于银色金属背壳之中。
苹果在材料特性的把握上确实有独到之处,总能以最为契合的工艺来使这些原本平常的材料发挥出巨大的光芒,我们不得不佩服苹果拥有的这群优秀的设计师与工程师,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能够有幸看到这样优秀的产品。
5附文:新款iMac外观设计回顾
从我们之前摘自苹果官网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全新iMac采用了一种名为“摩擦搅拌焊接”的工艺,这种工艺似乎与之前苹果采用的铝冲压一体成型工艺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字面上来看,工艺的名称充分展示了其操作过程:剧烈摩擦产生的热与压力共同作用,对两片铝金属表面的分子进行混合,以实现无缝、精密且强度超高的接合,虽然笔者对这种工艺依旧没有实质上的认识,但是相信其过程并不简单。元芳,你怎么看?
再来领略一下薄如蝉翼的感觉吧(图片来自瘾科技)
正是因为苹果找到了这种对于电脑领域而言尚属全新的工艺,才让iMac机体边缘从厚实变得纤薄,两片铝金属的无缝结合,也让产品本身变得更加完美。不过,纤薄化的边缘使得全新iMac舍弃了光驱以及侧边接口等设备,而具备超强扩展性的Thunderblot接口从另一方面弥补了这样的缺失。
全新iMac在机体支架方面与老产品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依旧是经典的本体与底座一体化成型,良好的工程力学应用使得支架能够完美的支撑起整个机身的重量,也能够保证机身的稳定,而支架上的圆形束线孔也被保留。
IPS显示屏拥有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以及广阔的可视角度(图片来自瘾科技)
全新iMac使用了300流明178°可视角度IPS面板,从上面的这张图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IPS面板的可视角度确实非常大,而且在色彩表现力方面,也不输于Retina屏,虽然在清晰度、锐利度方面或许有些许不足,但是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足以满足视觉需求。只不过,苹果的电脑没有采用苹果的Retina屏,这多少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最后我们来看看全新iMac的接口配置情况。
由于机身侧边厚度只有5mm,因此像读卡器、USB这样的接口就无法设计在侧边。虽然光驱可以省去,但是读卡器对于一体电脑而言却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全新iMac在机体背部左下角配置了各种常用接口,包括1个音频插孔(图片为拍到)、1个读卡器、4个USB接口、2个Thunderbolt接口以及RJ-45以太网口。Thunderbolt接口的高扩展性加上4个USB接口,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已经足够。
6苹果iMac详细参数
当所有人把目光投入到新iMac的轻薄外观时,我们还是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一看它内在的变化。性能的提升不可忽视,如果你想知道具体结果,就请阅读一下此篇文章。
王力
推荐经销商